多年来,一个怪象困扰农业发展:一边是过量使用化肥致地力下降,一边是养殖粪污直排造成环境污染。如何这一难题?
强调,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关系6亿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关系农村能源革命,关系能不能不断改善土壤地力、治理好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件利国利民利长远的大好事。
转变发展理念、研发适用技术、探索综合利用……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让畜禽粪污这一曾经大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转化为珍贵的宝藏,同时还让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福建省福清市一名农户走在**火龙果园内。隔壁养猪场排放的沼液通过管道直供火龙果园使用,不仅实现全程零排放,还为果园提供了上好的**肥。记者 林** 摄
“这项决策太及时了!”听到在财经小组*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黄宏源十分激动,立即着手福建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程。
如今,受益于沼气、发酵、生产**肥等粪污无害化处理方式的推广,全国许多畜牧大县从“脏乱差”变得“洁净美”。黄宏源所在的福建省,74个畜牧县已投入各级财政资金5.57亿元,全省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88%,规模场畜禽粪污处理装备配套率达95.5%,走在全国**。
强化政策扶持。围绕畜牧业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和薄弱环节,加强对畜禽品种创新、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态健康养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屠宰加工企业标准化建设、动物疫病净化、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畜牧兽医信息化系统和畜产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等财政支持力度。综合运用税收、政策性担保等激励政策,加大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完善畜牧业保险政策,健全畜牧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体系。加大畜牧业机械补贴力度,对列入补贴范围的畜牧业生产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实行敞开补贴。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套政策及规模养殖场内养殖相关活动农业用电政策。创新畜牧业绿色发展多元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按照市场化原则设立畜牧业产业基金,放大资金支持效应。支持采取**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